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者:闫靖博 发布时间:2013-03-07 阅读:1656

    (七)明确了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政策思路。
    全面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职业教育在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对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就业技能,增强民族产品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会同文化部、国家民委筹备召开职业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起草了指导意见,提出了16项政策措施,首批建设了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把职业院校建设成为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人才基地和产业支撑平台。
    (八)聚焦了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方向。
    推进职业教育法修订和全国职教会筹备工作。起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召开职业院校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制订《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并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创立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产品),在25个省市正式启动。研究制订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办法、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开展五年制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
    这八个方面的进展,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奠定了扎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包括学会在内的职教战线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背景。一是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二是现代职业教育新理念为我们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三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和决定提出了新任务。四是高考分类改革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目标。五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目任务。适应新的形势背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已上报国务院领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从背景、要求、定位、架构、制度、保障、任务等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12项建议任务:(1)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制度;(2)集团化发展制度;(3)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制度;(4)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制度;(5)产业技术技能双向积累制度;(6)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7)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8)以公共财产为主的多元经费保障制度;(9)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10)职业教育社区服务制度;(11)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制度;(12)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围绕这些制度,我们要重点推进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