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活动|思想品德教研室召开 “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教学改革”研讨会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者:赵丽娜 发布时间:2025-09-15 阅读:10

为响应《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的通知》要求,聚焦铁路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特色,破解 “数字技术与思政教学融合” 难题,以技术赋能 “铁色铸魂” 育人目标。9 月 15 日下午,思想品德教研室在马院研习室召开“教育强国战略下虚拟仿真软件赋能教学改革策略研讨会”。全体代课教师、学生代表和智云鸿道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员参与活动。

首先由智云鸿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代云康作专题汇报。他系统梳理了国内多所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司合作进行思政数字化建设的典型案例,从混合式教学理念的落地路径到虚拟仿真技术的实操方法,既分享了 “思政课 + 数字技术” 的成熟经验,也针对铁路类院校 “行业特色思政资源转化” 的需求,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 “范本”,为在场教师打开了数字化教学的新思路。

随后的演示环节中,智云鸿道团队聚焦思政教学“时空限制大、理论难具象”的核心难题,展示了虚拟仿真体验教学软件及配套思政教学工具。该系统通过 “情境化场景构建”、“个性化互动设计”,让师生直观感受到数字技术如何将抽象的思政理论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教学内容,尤其在“铁路红色基因传承”、“铁路职业精神培育” 等特色模块上,与学校“铁色铸魂” 育人需求高度契合。

在交流探讨环节,参会师生与智云鸿道专家围绕 “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路径” 深入互动。教师们结合德法课教学实际,提出 “虚拟仿真与线下课堂互补”、“铁路特色思政资源数字化转化” 等关键问题,学生代表从学习体验出发,建议增加“铁路岗位场景模拟”模块,强化理论与未来职业的联结。双方充分交流后达成共识:技术应用需“不盲目追新、不脱离教学”,核心是围绕“立德树人” 细化方案,让数字工具真正服务于思政教学质量提升。

教研室主任李莉最后在总结时指出,此次研讨打开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后续教研室将组织专题备课会,推动教师梳理教学重难点、细化技术应用方案,让虚拟仿真技术真正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培育“铁路报国”人才、实现“铁色铸魂”育人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