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号召,用好用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取得实效,建好“大思政课”,在育人实践中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汲取精神力量,激扬青春梦想,真正用思想之光照亮青年学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奋进之路,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铁路培训学院、铁道运输类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共同举办的 “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2023 年高校思政工作者主题教育第一期研修班迎来了来自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20余所本专科院校的160余位教师学员。本期研修班将于于7月15日--7月21日在革命圣地延安以“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为期七天的实践研修活动,我们将为大家持续报道本次活
动的精彩内容。
7月19日 第五天
实践研修
今天上午研修班参观了知青旧居---梁家河大队,并由我校李崇智、刘凯老师进行了题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他的群众观》的现场教学,下午研修班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王家坪革命旧址,并由我校李崇智、刘凯老师进行了题为《王家坪: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的现场教学。
知青旧居——梁家河大队
上午实践研修所在地是知青旧居——梁家河大队。梁家河,中国延安的一个小山村,习近平同志曾经在这里生活、生产、劳动七年,成为“梁家河故事”的发祥地。走进村史馆、知青旧居,驻足于知青井、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旁,通过定格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期间环境的艰苦、物质的匮乏,同时被习近平总书记自身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坚韧的毅力所深深折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站在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的重要时间点,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用无数的“梁家河”和亿万的中华儿女共同助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由梦想变成现实。
参观结束后,我校李崇智、刘凯老师进行了题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与他的群众观》的现场教学,用第一次成为“种地的好把式”、第一次迎来政治生活中的曙光、第一次流泪三个“第一次”诠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就是人民情怀。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用实际行动做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延安革命纪念馆
下午实践研修第一站所在地是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为纪念中国革命在延安的艰苦卓绝的岁月和伟大的胜利而设立的。其建筑风格独特,展示面积达7,000平方米,共有8个展区,包括党的领导、苏区建设、整风与文化大革命、抗日战争等四个展厅和延安周边环境、生活场景、抗日根据地建设、历史见证等四个展区。
学员们跟随现场讲解员认真参观学习,纪念馆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油画、版画、雕塑等以及灯箱、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手段,生动展示了革命先烈筚路蓝缕的历程,展示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中所谱写的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参观结束后研修班成员在毛泽东铜像前合影纪念。
王家坪革命旧址
下午实践研修第一站所在地是王家坪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是中央军委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也是八路军总部队从1937年8月至1947年 3月的驻地。旧址以沟为界,沟西是总参谋部大院,沟东是总政治部大院。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坚持了艰苦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学员们听完讲解后,由我校李崇智老师进行了题为《王家坪: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的现场教学,当年在石桌石凳处毛主席和儿子毛岸英进行的那场意味深长的谈话,既体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个普通父亲与自己孩子感情深厚,在动荡年代里的长久分离也没有隔断父子间彼此的挂念;更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家父子深情中厚重和广博的家国情怀。作为思政课教师的我们要努力引导孩子们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够使他们始终向光而行,成就伟业。
会务组每晚例会,一起复盘,总结一天工作,完善翌日计划。
今日人气美食,再来看看今天学员们吃了什么美食,看看今天大家一致推选出的“人气美食”——陕北羊杂汤。
炎热的夏季,人们喜欢喝冰饮吃雪糕,但懂得的人都知道夏天吃冰冷的东西不好,所以陕北的老乡,反而喜欢在炎热的夏天喝上几碗热腾腾的羊杂汤,羊杂汤里面一般有羊肝、羊肚、羊血、羊心、羊肺等,再配上陕北土豆做的粉条,是一碗美味且暖胃驱寒祛湿的美食,吃起来都Q弹鲜美,口感恰到好处,滋味甚美,无法用言语表达。
明天研修班将赴枣园革命旧址、吴起长征胜利纪念馆和胜利山继续研修之旅,请大家不要换台,持续关注吧!